寶寶與「腳踏車」的第一次邂逅
孩子的成長總是令父母感到驚喜,尤其是第一次爬行、第一次放手走路。
不過,除了爬行和走路以外,
父母對於孩子學會騎腳踏車也是充滿了期待與驚喜,
特別是當父母在後面扶著孩子學騎兩輪腳踏車時,
有一天突然放手孩子獨立繼續往前踩著腳踏車奔馳時,
那種感動與喜悅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道盡的。
就如同爬行前寶寶須學會匍匐前進與維持四點趴姿,
走路前須先學會扶著傢具站起來、扶著傢具橫走與獨立維持站姿,
學會騎雙輪腳踏車前,也必須具備一些基礎的能力,包括:
1.兩側肢體交替式動作能力,即兩側肢體分別做相反、不對稱的動作,
且具有規律性,如雙手交替打鼓、踩腳踏車踏板等。
2.足夠的軀幹力量與良好的前庭覺與本體覺發展,
讓身體保持在中線,並維持動態平衡。
3.足夠手部、腿部肌肉力量,手能抓穩腳踏車握把、
手臂伸直協助支撐上半身,腿能踩動腳踏車踏板。
4.髖、膝與踝關節的穩定性。
5.熟悉加速度的感覺,不感到害怕。
循序漸進,逐步駕馭腳踏車
一般而言,孩子大約三歲時可以學會騎著有輔助輪的腳踏車或三輪腳特車,
但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不太可能滿三歲且第一次看到腳踏車就會騎,
除了須常接觸腳踏車並反覆練習外,上述的基礎能力都必須透過許多大動作、
感覺統合遊戲學習而來。相關遊戲的建議如下:
1.跳跳馬
(1)當孩子學會站立時,可以讓孩子坐在跳跳馬上,家長協助上下晃動,
過程中孩子雙手須抓緊跳跳馬的耳朵,並在晃動中維持身體的平衡。
(2)當孩子約莫滿兩歲後,開始學習雙腳跳躍,
他們將會嘗試雙腳離地向前跳躍使馬身離開地面,
並且在過程中維持身體的平衡。此時家長可以在孩子往上跳的同時,
協助維持馬身的穩定,並給予向上、向前的力道,
當孩子逐漸掌握技巧時,再逐漸減少協助。
2.四輪滑板車
讓孩子坐在四輪滑車上,練習雙腳踩地走路移動滑車,
促進兩側肢體交替式動作能力。
3. 透過盪鞦韆、溜滑梯等遊具,讓孩子熟悉並習慣加速度的感覺。
4. 練習騎滑步車或踩三輪腳踏車。
其中,雖然三輪腳踏車的車身較低、較穩固,
但因結構與雙輪腳踏車不同,因此操控的技巧也有差異,
不見得會比較好騎,例如三輪腳踏車的腳踏板是在前輪,
而雙輪腳踏車則是踩動踏板時靠鐵鍊牽動後輪,
騎三輪車時反而須出較大的力氣。
其實孩子在兩歲半至三歲之間,
即可以嘗試讓他們練習騎車身較高的「雙輪腳踏車」
(提醒:應調整坐墊高度,讓孩子坐著時雙腳可以踩到地面,避免危險並讓孩子有安全感)
最後,分享「三步驟」逐步駕馭雙輪腳踏車!
1.「加裝後輔助輪」
讓孩子在穩定的狀態下,練習腳踏車的基本操控技巧,
例如踩腳踏板、遇到障礙物時轉彎、牽腳踏車等。
2.「拆掉輔助輪,並將腳踏車的踏板拆下」
讓孩子練習以滑步的方式騎雙輪腳踏車,
當孩子逐漸習慣在較不穩定的狀態下移動後,
將可以發現孩子在滑行中會嘗試將雙腳離開地面,
享受腳踏車滑行向前的感覺。
3.「裝上腳踏板,駕馭雙輪腳踏車!」
一開始家長可以先輕輕扶著腳踏車的後座(讓腳踏車有些許搖晃感),
讓孩子練習快踩腳踏板、控制腳踏車龍頭,當越騎越穩後,
父母可視情況將輔助的手移開,讓孩子獨自往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