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專注力專欄 (32)
- Jun 19 Wed 2024 20:30
51Talk|線上課程讓英文學習不中斷
- Aug 26 Wed 2020 00:36
【親子共學】適時給寶寶安全感與正向引導,將有助於情商的發展
- Jun 20 Sat 2020 22:50
【親子共學】令人充滿驚喜的迪士尼美語世界新竹旗艦店活動體驗
- Aug 23 Wed 2023 01:12
Marvin的線上英文課初體驗-OiKID兒童英文線上學習
- May 12 Sat 2018 11:09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專注力系列講座1:陪伴孩子一起探索專注力(I)-從正確的家庭教養觀念談起
- Jan 06 Sat 2018 20:07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看見孩子的潛力
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尤其是當他們遇到「感興趣」的事物
前陣子,朋友的小孩希望他們能再買樂高積木送給他,
年紀小小的他不會唸「LEGO」,但他竭盡所學,
勇敢開口向爸爸說:「我想要「0937」的積木」
- Dec 23 Sat 2017 09:47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寶寶與「腳踏車」的第一次邂逅
- May 12 Fri 2017 00:48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爬」出好活力與好腦力
- Apr 08 Sat 2017 22:10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橘絲帶】情緒怒罵 傷害孩子一輩子(與觀後心得)
- Jan 14 Sat 2017 00:02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小巧思也能發揮大作用之助行器篇

- Dec 18 Sun 2016 14:41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陪伴,不是曇花一現,而須永續經營
- Jun 30 Thu 2016 00:00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旋轉蠟筆使用心得分享
- May 05 Thu 2016 01:10
【親子共學】專注力專欄-給「過動兒」的三帖良藥
給「過動兒」的三帖良藥
俗稱的「過動兒」泛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中「過動/衝動型」或是「混合型」的孩子,這一群孩子有如永不停歇的馬達一樣,時時刻刻充滿了活力。也許對一般孩子而言,時時刻刻充滿活力是正向的事情,但對於「過動兒」來說,卻充滿了更多潛在的問題,諸如經常手忙腳亂、坐時扭動不安、難以安靜玩遊戲或寫功課、生活脫序缺乏組織;除此之外,也經常因為魯莽和無法控制情緒而招惹他人進而不受歡迎。其實孩子會有這些負向的行為表徵有時並不是他們故意的,而是大腦內部出現了一些功能障礙,如多巴胺或正腎上腺素分泌與吸收出現問題,而透過特殊藥物的控制與協助下可以獲得不錯的改善成效。
然而,藥物對許多家長而言,難免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擔憂,例如會不會有副作用或會不會成癮等。此外,基於專業的角度而言,光靠藥物的改善也許在服藥初期也許有不錯的效益,但如果沒有適時的給予良好的環境、教學技巧和親職教養方式,長期下來恐將會是徒勞無功。
以下針對這些「過動/衝動」的孩子開立三帖「非藥物」的良藥,希望可以有效改善他們因「過動/衝動」所帶來的麻煩與困擾:
- Mar 12 Sat 2016 11:19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交通號誌之行人倒數計時器 (衝動控制練習)
- Feb 20 Sat 2016 11:34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陪伴」+「有效溝通」=「輕鬆學習」
「陪伴」+「有效溝通」=「輕鬆學習」
曾將看過一篇報導令我印象深刻,文中提到現代的孩子,有三個代理父母:祖父母、保母(安親班)與3C用品,許多家長總是把「我沒辦法教,給別人教效果比較好」、「要賺錢養家活口,沒空陪孩子」、「孩子很乖,自己就玩得很開心,陪著他幹嘛?」掛在嘴邊,導致疏忽了孩子的成長,並失去了與孩子之間的「親情」與「互動」。在臨床上,有一個常見的情況,當孩子到了接近讀小學(大班)或剛讀小學的年紀,家長開始接手教導的責任之際,才愕然發現孩子的成長出了問題,卻已過了最關鍵的「0-6歲成長黃金期」。
其實,家長雙方其中一人每天只要撥空半小時陪陪孩子玩遊戲、閱讀、學習或運動,就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正向效果!如果爸爸、媽媽,甚至是兄弟姊妹「全家」都能夠一起投入其中(例如全家桌遊時、全家閱讀或舞台劇時間等),效果肯定更棒!
撥時間陪伴固然是重要的第一步,然而陪伴的品質也很重要,許多家長陪伴孩子的方式是「陪在孩子身邊卻在做自己的事情」,表面上看起來是在陪伴,但有種「人在心不在」的感覺,和孩子之間缺乏「互動」。其實,與孩子互動非常重要,也充滿學問,互動可以讓我們了解孩子在想什麼、喜歡什麼、如何思考、遊戲模式等,如果能夠抓住孩子的興趣、性格與能力,並善用正確且有效互得互動策略,無論是遊戲或學習都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唷!
- Feb 14 Sun 2016 23:47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玩不夠的孩子」
- Feb 14 Sun 2016 01:52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 我從來沒想過他喜不喜歡,如果他不喜歡,那麼遊戲還是遊戲嗎?
- Feb 13 Sat 2016 01:24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失去和遺忘「因興趣而學習」,學習又怎麼能快樂呢?
- Jan 24 Sun 2016 22:42
【親子共學】親子教養觀念分享-玩出玩具的C/P值-水彩粒粒遊戲
- Oct 24 Sat 2015 00:57
【親子共學】專注力專欄-幼兒專注力與學習動機問題從「家長的正確觀念」著手!
幼兒專注力與學習動機問題從「家長的正確觀念」著手!
兒童專注力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關切的議題,但經臨床發現,很多時候兒童的專注力問題並非大腦內部出現功能障礙所導致(如多巴胺或正腎上腺素分泌與吸收出現問題),而背後真正的問題大都是家長缺乏正確的教養觀念。
今天,我們就不高談闊論太過於理論性的資訊,直接從臨床上幾個經典案例與處置方式來跟各位家長做分享,也希望家長檢視一下自己的教養觀念是否正確。
案例1:
我的孩子目前大班,在學習認知的領域總是比同儕慢半拍,除了上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與放空外,對學習校內基本課程好像興趣缺缺,特別是閱讀,但對於自己喜歡做的事卻可以非常專注,例如玩玩具車、看喜歡的電視節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