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870.JPG

IMG_9841.JPG

IMG_9856.JPG

 

許多家長不免會對寶寶游泳充滿疑慮,
例如:寶寶不會游泳怎麼辦?需不需要請教練教呢?
其實就感覺統合的理論而言,寶寶從事任何活動的過程中,
感到「開心」和覺得「有趣」最重要。
既然如此,何不把「游泳」當做「玩水」或「在水中玩遊戲」來看待呢?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也提供類似的建議,
認為游泳教學的重點應該以玩水和培養興趣為主。

「水中活動」促進寶寶感覺統合與動作發展

「水中活動」對於寶寶的感覺統合與動作發展而言,

具有一定程度的正向效益,包括:

水的獨特性1:浮力

藉由水的浮力可以減少身體與肢體重量的負擔,
讓寶寶可以在水中做到許多在陸地上較難達成的運動,
例如:手腳肌肉力量不足的孩子,
在陸地上趴在滑車上無法順利讓滑車向前移動,
因而感到興趣缺缺,甚至覺得太累而拒絕;
然而在水中,讓寶寶趴在浮板上,
手腳只要輕輕滑動,浮板就會往前進,
寶寶因此獲得成就感,
自然就主動擺動手腳,活動量更勝於陸地上的運動。

水的浮力加上千變萬化的波動,
可以讓寶寶隨時體驗不同方向的漂浮,
接受不同於陸地上的前庭刺激。
此外,也會在這不穩定的狀況下逐漸練習維持身體的重心(姿勢的平衡),
亦可以讓全身的肌肉群不斷地調整與相互協調來維持身體平衡,
進而整體增加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

水的浮力可減少重力對於肢體的影響,
寶寶在水中可以讓肢體體驗更大幅度的擺動,
進而增加本體覺的刺激。
此外,可讓寶寶的關節在較少壓力狀況下自由擺動,
增加肌肉力量而不傷害關節。

水的獨特性2:水壓

水本身具有壓力,當寶寶的肢體在水中划動或打水時,
水還會提供肢體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力,
在兩種效果的交互影響下,能給予肢體更多的感覺回饋與刺激;
此外,水雖具有壓力,但獨特的柔和觸感,
對於皮膚可說是一種相當舒服的按摩,可以增加觸覺方面的刺激。

水的獨特性3:阻力

我們都知道,透過阻力性活動的訓練可以增加肌肉力量,
單純的阻力式運動令寶寶感到相當吃力,
且容易因為疲勞而失去活動的興趣。
然而在水中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因為水本身的浮力可以提供助力,加上水的阻力,
讓寶寶可以在具有助力的狀況下進行阻力式的運動,相對輕鬆許多!

水的獨特性4-柔軟

水的柔軟性無庸置疑,儘管寶寶從浮板上翻落或從游泳圈上跌落,
不會對皮膚和肢體而言有太大的傷害,亦不會撞到鼻青臉腫,
透過這樣低傷害性的柔軟特性,可以訓練寶寶的膽量,
讓寶寶在這不平穩的環境中減少因重力不安全感或姿勢不安全感造成的恐懼。
此外,水的柔和觸感亦能降低肌肉因害怕所產生的緊張,
進而提高感覺的機能,讓身體更有效率的接收刺激。

寶寶進游泳池前可以這樣做

家長可以先利用每日寶寶洗澡的時間,
讓他們逐漸習慣泡在水裡的感覺,
可在澡盆裡玩玩具或遊戲,
例如:搭配湯勺跟寶寶玩扮家家酒等,
讓他們不再對水環境感到陌生與恐懼。

水中戲水方式

1歲半(18個月)

寶寶滿6個月時,基本的頭部與軀幹控制達到一定的穩定性,
而且上、下肢動作逐漸發達,
此時即可嘗試帶著寶寶一起體驗游泳的樂趣。
切記,初期千萬不要急著教導寶寶游泳的動作,
可以讓寶寶習慣在水中的感覺,
利用一些有趣的遊戲或熟悉的玩具讓他們習慣在水中開心玩遊戲的感覺。

當寶寶習慣在水中的感覺後,
家長不妨嘗試托住寶寶的腋下,
趴臥姿引導他們將頭抬起遠離水面;
仰躺時,則保持臉部露出水面,
接著協助寶寶在水中擺動與移動身體。

1歲半~3歲

當寶寶滿1歲半,在陸地上已具備獨自移動的能力,
代表他們的粗大動作發展已達到一定的成熟度並具有功能性,
家長們可以嘗試讓他們在水中獨自或透過些許的輔助擺動肢體以移動身體(家長請務必全程陪同)。

寶寶游泳前應留意事項

  1. 寶寶如有身體不適的狀況包括:感冒、發燒、拉肚子、身上有傷口,或感染具傳染性的疾病尚未痊癒(如腸病毒等)等,應避免下水。
  2. 留意寶寶是否剛吃飽,通常建議在飯後一小時再讓他們進入水中游泳。
  3. 下水之前,務必進行暖身運動,如幫寶寶動動手腳關節、牽著寶寶做肢體伸展動作等。
  4. 下水前,可以先讓寶寶在池邊用手腳碰觸池水,感受水帶給皮膚的感覺;也可以在此時觀察寶寶的神情,如果出現過度緊張的狀況,應避免貿然下水。
  5. 以上所有的事項,除了寶寶以外,家長也必須留意自己的狀況,畢竟在水中,必須負起保護寶寶安全的重責大任。除此之外,家長也務必要熟悉心肺復甦術等急救技術,以備不時之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職能治療師陳宜男 的頭像
    職能治療師陳宜男

    職能治療師陳宜男 - 兒童遊戲窩

    職能治療師陳宜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